什麼是室內空氣品質自主管理標章?
- 室內空氣品質自主管理標章是由環境部推動的一項認證制度,旨在鼓勵公共及私人場所自主管理室內空氣品質,透過科學化的檢測與系統化管理,提升空氣品質,保障使用者健康。同時,此標章也是一項環境形象的象徵,代表場所對環保與健康的重視。
誰需要申請?
以下場所特別鼓勵或要求申請室內空氣品質自主管理標章:
1. 公告場所:包含醫療機構、幼兒園、學校、大型商場、運動中心等公共場所,這些空間多為密閉或半密閉,且人流量大。
2. 自願申請者:除公告場所外,其他希望改善並提升室內空氣品質的機構或企業也可以主動申請。

標章的好處
1. 提升健康與舒適度:有效減少室內過敏原、有害氣體及異味對人體的影響,營造健康的生活與工作環境。
2. 建立環保形象:獲得標章的場所可以彰顯對環境責任的承諾,吸引更多客戶及合作機會。
3. 符合法規要求:公告場所藉由標章申請,能確保符合空氣品質相關法規,避免潛在罰款風險。
4. 增強競爭力:良好的空氣品質能吸引更多訪客及員工,提升工作效率與顧客滿意度。
如何申請?
1. 自主巡查與檢驗:
– 定期使用直讀檢測儀器進行檢測,或委託專業檢測機構進行空氣品質評估,確認是否符合標準。
– 巡查的範圍應包括場所的主要活動空間,例如辦公區、候客區及公共區域,並記錄現場環境參數,如溫濕度、二氧化碳濃度等。
2. 改善與維護:
– 採取適當措施改善空氣品質,包括:
– 源頭減量:選用低逸散建材、減少不必要的裝修或物品堆積。
– 通風換氣:加強自然通風,或安裝全熱交換器、新風系統等。
– 定期清潔:保持空調系統與排風設施的潔淨度,定期更換濾網。
– 確保改善計畫能持續執行,並定期檢討成效。
3. 文件準備:
– 撰寫維護管理計畫,包括:
– 空氣品質改善策略。
– 定期巡查與檢測的頻率與方式。
– 準備相關文件,例如:
– 切結書,保證執行維護計畫的承諾。
– 專責人員資格證明,公告場所須設專責人員;非公告場所申請標章則不強制。
– 檢測報告,用以佐證現場空氣品質符合標準。
4. 委託檢測:
– 聘請經環境部認證的檢測機構進行詳細檢測,項目包括懸浮微粒(PM2.5)、甲醛、揮發性有機物(VOC)、二氧化碳等指標。
– 檢測報告須完整呈現結果,並標明是否符合標準。
5. 向環保局申請:
– 通過室內空氣品質標章系統提交申請,附上所有必需文件。
– 配合審核程序,必要時提供補充資料或接受現場查驗。

注意事項
1. 定期監測:公告場所需定期進行空氣品質檢測,並根據結果採取必要改善措施。
2. 文件保存:申請與維護過程中的所有資料應妥善保存,以備未來查驗。
3. 人員培訓:公告場所應設專責人員負責空氣品質管理,確保措施執行的專業性與連續性。
4. 適用範圍:確認場所是否符合標章申請資格,避免資源浪費。
透過申請室內空氣品質自主管理標章,各類場所不僅能營造健康的使用環境,更能彰顯其社會責任與環保形象,成為綠色環境的倡導者。
撰文: MTI 巨晶彙審